出处 ORIGINAL SOURCE |
背俞之脉 BACK TRANSPORT MERIDIAN |
---|---|
《素问·举痛论第三十九》卷十一 |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,脉泣则血虚,血虚则痛,其俞注心,故相引而痛,按之则热气至,热气至则痛止矣。 |
《太素·邪客篇》卷二十七,杨上善注 | [寒气客于背输之脉则脉泣,泣则血虚,虚则痛,其输注于心,故相引而痛,按之则热气至,至则痛止矣。]背输之脉,足太阳脉也。太阳心输之络注于心中,故寒客太阳,引心而痛。按之不移其手,则手热,故痛止。 |
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·举痛论》卷十一,王冰注 |
[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,脉泣则血虚,血虚则痛,其俞注心,故相引而痛,按之则热气至,热气至则痛止矣。]背俞,谓心俞脉,亦足太阳脉也。夫俞者,皆内通于脏,故曰其俞注于心相引而痛也。按之则温气入,温气入则心气外发,故痛止。 (在经络学说形成早期,对于经络的命名尚不统一。例如,《灵枢·经脉》中的”手太阳”、”手少阳”、”手阳明”,在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中分别命名为”肩脉”、”耳脉”及”齿脉”。《内经》实为早期不同流派、不同时代的论文汇编,自然也反映出不同学派的论点,象息书中以经络循行部位命名经脉的方法在《内经》中以有所反映。如”背俞脉”、”夹脊之脉”皆因部位而得名,相当于《灵枢·经脉》中的”足太阳脉”。应当注意,《内经》中有些”脉”是指刺灸部位一一腧穴,而不是指经脉。此外,对同一脉的命名,后世不同的书命名也不尽相同,例如《素问》‘伏膂之脉”,《甲乙经》作”太冲之脉”,《病源》作”伏冲之脉”。而”太冲之脉”在《素问·生气通天》等篇中又指”冲脉”(奇经之一),这种相同的名称所指不同的概念的情形需要特别注意。尽管本章所列的诸脉,各代医家多认为系属十二经及奇经八脉内容,但为慎重起见,在缺乏详细资料的情况下,仍另立”其他脉”一章以统之。) |